案例一:一个女生的直觉
在一个深夜,我读到了学生在作业中给我写的一封信,被信中的内容所震撼,信中说:“老师,你是一个非常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,当你出现在我视野中的时候,我知道我喜欢你,你的课我听得最认真,你说过的每一句话,我都会牢记并付诸行动,可让我伤心的是我越来越感觉到,你并不喜欢我!因此,这次作业我不打算做,只想把我的心理话告诉你,算作是宣泄吧,是你说的不要过度抑制自己的不良情绪。你偏心!从开学到现在,3次作业我都只得了B,无论我用多少功,从未改变过,而我寝室的同学,她们根本没花多少时间来完成作业,还比我的成绩好,我觉得你对我有偏见,我家庭贫困,长相平平,各方面能力也不突出,你歧视我!其他老师也是如此,我本以为你和他们不一样,可结果却是你和他们没有区别。千万别告诉我你没有,因为我相信我的直觉不会错。我放弃努力了,因为无论我做什么、怎么做结果都一样。”看了这封信,我感触颇多,说实话,我连这个学生的摸样都不记得,准确的说,这个女生的姓名和人我根本对不上号,歧视、偏见又从何谈起呢?这个女生凭着直觉作出的判断显然是错误的。我给她回了信,告诉了我并不真正认识她的事实,又与她一起分析了自己的问题与解决办法,她释然了。
[点评]
此可以看出女大学生的直觉未必全部可靠,只有加上理性的分析,才能全面、准确地认知问题的本质。
案例二:对女教师的偏见
小君是我上公共课时遇到的一个女生,从上课第一天起我就发现了她对我或者是对我的课的反感,上课时会以打呵欠、摔书等方式弄出响声来干扰我,这种异常的表现引起了我的无意注意,我有意识地关注、关心她的学习情况,对她表示友好,可她似乎无动于衷。可能是因为职业的敏感我感觉到了她的问题,我不管她的反应,坚持对她的友好。终于有一天我在咨询室接待了她,她一进门便说:“老师,你做什么都没有用,我不会改变我对你的看法的,因为那不是我对你一个人的看法,是对女教师群体的看法。”我感到诧异:“为什么?”她回答:“我不喜欢女教师,尽管同学们都说你的课很好听但我还是不能集中精神来听。”在倾听她诉说的过程中,我发现她并没有我预想的童年伤痛,但非常任性,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会坚持,她对女教师有严重的偏见,认为女教师的心胸狭窄,知识面相对较窄,而且唠叨琐碎,缺乏男教师的幽默、渊博和大气,所以只要是女教师上课她都想当然地认为不会有她想要的收获。结果,所有补考的学科的任课教师都是女性,有时自己也挺难过,也曾想过改善但都没有奏效。我说服她认真听两节我的课,无论多么难受都坚持做到,听完后再与我交流,就这样半学期后,她开始改变自己的看法,并从中得到了一个对自己一生都有意义的启示:不应固执地以自己的喜好来对人或事做绝对化的判断,因为那是许多错误的根源。
[点评]
小君是一个任性的女生,就因为自己的喜好对女教师群体形成了一个偏激的认知,为此,失去了聆听女教师上课的机会,对自己客观地认知人和事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。因此,在认知过程中,理清自己的情绪,对于建立准确而合理的认知是十分重要的。
案例三:自我认识的误区
一次一位班主任带来中文系一个大二的女生,说该女生长期营养不良而导致全身长满了紫癜,精神不济,学习成绩下降,人际关系紧张。与该女生详细谈话后得知,该生家庭十分贫困,无钱供她读书,她靠做家教挣来的工资做生活费,还要养活一个在读高中的弟弟,因此,很自卑,总觉得同学都瞧不起她,感觉很痛苦。其实,该生成绩不错,大一时曾获二等奖学金获,同学对她评价还可以。可她却固执地认为同学都因她家庭困难而“鄙视”她,最令她苦恼的是没有男生追求她。为了改变现状,她常常连续一个月不吃肉,节约伙食开支,去购买漂亮衣服,甚至,买新上市的水果,在寝室吃给别的同学看,以获得同学的羡慕与“尊重”。这样的“牺牲”,并没有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处境有任何好转,反而发现同学投来异样的眼光,心情越来越糟,由于长期缩食,她患上了严重贫血,常常头晕目眩,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,记忆力减退,学习成绩大滑坡,以致补考多门而成为班上的“困难”学生,烦恼、自卑、懊恼时刻在吞噬着她不甘人后的自尊心,但此时的她已感力不从心。
[点评]
其实,这样的女生在大学里并不鲜见,只是表达形式与程度不同而已,由于自我认识的偏差而导致自尊与自卑的矛盾体验,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,常常拒绝帮助、语言尖刻、防御多疑、封闭自我,就其内心体验而言,是痛苦不堪的,外表的自尊无法欺骗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,她们在自卑与自尊的矛盾中挣扎,最后以偏颇的方式来解决问题,使自己越陷越深。就如上例中的女生,偏颇地以为穿上几件漂亮衣服,吃点新上市的水果,就能得到同学的尊重,事实上,在她采取这些在同学看来“可笑”的办法之前,同学们对她的评价还是不错的,是她的自我认识走入了误区,导致了后来的恶性循环。由此可见,自我认识基础上的自我体验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。